3名抗戰老兵接受新華網專訪:不能忘懷犧牲的兄弟
圖為:抗戰老兵——耿顯金。新華網 曾偉龍 攝
抗戰老兵耿顯金今年91歲,1941年入伍,他奶奶帶著他參加共產黨,是一名警衛兵,當時參軍入伍時只有17歲。
鐵血老兵上戰場不害怕,一身豪氣還能唱軍歌
中午休整了兩個小時后,我們又從紅安縣城出發,驅車輾轉來到陡岸村耿顯金老兵家。老兵皮膚有些黝黑,滿臉褶皺,但思維活躍,說起話來像是在打機槍,短促而鏗鏘有力。
在午后的陽光映射下,老兵的頭顯得特別光滑,加上滿臉的皺紋深壑,樣貌看上去有些滄桑,但軍人的那份精干氣質在他身上保留得更多。
在講述中,耿顯金老人告訴記者,今年自己已經91歲了,1941年參軍入伍,當時只有17歲,奶奶帶著他參加共產黨,在部隊是一名警衛兵,時任團長叫方應福(音譯)。
說起最難忘的事,他說要數七十年前那場抗日烽火。他說,“在麻城黃家大灣,有次遭遇日本兵的偷襲,團長剛下命令,有位20歲左右的機槍手小伙子剛露頭就犧牲了,我們看著他倒下�!�
講起這段抗戰故事,耿顯金老人開始有些眉飛色舞,但隨后又陷入沉思。他有時候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半天不說話,一開腔又把前面的故事重新講一遍。
“你們那時那么小,怕不怕打仗?”記者試探地問老兵�!皯鹗抡f打就打,哪有心理準備�!边沒等大家反應過來,他已經接上話了。
“還記得在部隊唱了什么軍歌嗎?”“共產黨,國民黨,兩黨合作,中國有希望!”“鬼子退縮,我們前進,我們一起打敵人,一定會取得勝利�!崩先肃驳囊宦暰徒o我們連唱了兩首當年的軍歌,聲音蒼勁卻鏗鏘有力。
“我們是受過折磨的人,那可不是十天八天,是五年之久啊!”老人對在場的人說:“國家變得強大就是百姓的福,你們不知道受帝國主義的壓迫有多苦,飯吃不飽,覺睡不好,每天還提著腦袋過日子。”
“抗戰勝利后,有什么感受?”老兵輕描淡寫地說,當時信息比較閉塞,后來是聽探子說日本人投降了。之后我們復員回家了,首長還不忘囑咐,“你們回去后,不能當土匪,不能當兩面派。”
一直俯在老兵耳旁給記者當翻譯的是他兒子,叫耿協建,現在是一名人民教師。他說,父親退伍后,就在家里老實本分的種地。
“他老人家這一輩子,最不能忘懷的是那幫死去的弟兄�!彼f,前些日子《鐵血紅安》熱播,父親每天守著看,一集不落的全部看完。看的時候,他眼睛里全是淚水,“當年他們就是這樣苦過來的�!�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