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戰爭
在整個解放戰爭過程中,田富達參加了三次戰役。第一次戰役是打張嵐峰部隊。日本投降后,張嵐峰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黨軍第三路軍司令。1947年1月,所部被解放軍全殲于成武、定陶交界地區,但他在化妝成冀魯豫黑馬團逃跑時,在山東省曹縣西,被冀魯豫軍區五分區13團俘虜。
“我們(解放軍)攻進去以后,兵俘虜了不少,還有軍馬也很多,物資也很多。”田富達說,“第一次參加戰斗,開始是非常害怕的,提心吊膽,但是一打進去,膽子就大了,覺得沒什么事。在國民黨部隊(打戰)的時候,凈是逃跑,什么叫打戰,我都沒有體會到。”
田富達參加的第二次戰役是在安徽亳州,“那時候,國民黨部隊來了幾個旅,我們進迎上去,后來國民黨部隊就開始撤退,我們就開始追上去,大概跑了50、60里,我的腳就起泡了,就撤下來,這次戰役沒有全部參加。”
1947年5月,田富達參加了河南湯陰戰役,攻打孫殿英部隊。孫殿英曾因在河北省遵化縣成功盜陵,才讓他名聲大噪。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
在這次戰役中,首先要攻打一座小城,國民黨部隊利用水利作戰。八路軍需要沖過護城河,才能攻上城,但有兩個碉堡正對準攻城時需要途徑的開闊地。田富達跟部隊沖上去占領南關,但碉堡里機關槍一直在掃射,人差不多死一半。
“我好一點,因為在前面,敵人還沒有搞清楚怎么回事。”田富達說,“后來知道沖不上去,部隊撤回來的時候,也死了不少人。當時我背的被子被打穿了,棉衣也被打穿了,就是沒有碰到肉,真是命大啊!”
1947年后半年,徐兆麟跟著部隊參加了許多戰斗,如打徐州豐縣的趙莊集、打徐州沛縣的張集、打水泊梁山附近的東平州等。到1948年,解放戰爭發生大轉折,徐兆麟參加了中原戰場的逐鹿爭奪戰。
打淮海戰役時,徐兆麟所在的團在戰役的第一階段,于河南考城縣(蘭考縣)一帶消滅了一個多團的敵人;第二階段,徐兆麟所在部隊在徐州西南津浦路西側打阻擊,但阻擊戰打了3天后,敵人就從他們的西邊逃跑了。于是,徐兆麟所在部隊與華野九縱一道轉入追擊,他們從逃跑敵人單個兵團的東邊打到西邊,后來,又由西邊被調到包圍圈的東面進行殲滅。
這時候,徐兆麟被團領導派到9連擔任文化干事,還代理了指導員的職務。“9連是我初到八路軍是帶過的連隊,這時候,連里只剩下60多人,連排干部只剩下一個副排長,1947年初的老同志只有6、7個人。”徐兆麟說到這里,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在1948年3月初,徐兆麟所在的9連被整編到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7軍51師152團1營3連,在安徽安慶西的長江北岸準備渡江作戰。4月23日凌晨,51師152團開始強渡長江。
渡江之后,一直下雨。營教導員叫讓徐兆麟和1連文化干事在全營后面收容掉隊的病號。當時因山洪爆發,途經一條河上的橋被沖垮,繞道走了好幾十里后才回到營地,但當時部隊已經出發了。然后,就從感到江西景德鎮,又追到福建建甌,終于追上部隊。
黃清旺出院以后,被安排到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第17旅旅長李德生部隊,在警衛連。“那時候,在警衛連主要是保護一門山炮,要去打湯陰城,我們就送炮彈,也參加戰斗。”黃清旺說。
解放河南湯陰時,黃清旺所在警衛連就護送那門山炮到前線,要攻城的時候,黃清旺差點犧牲。
當一個炮彈打到城墻上,磚頭滿天飛。“很多磚頭就砸到我的身上,然后就不省人事了,身子就被磚頭埋起來了。到了天亮,有人說,還有一個人呢,怎么沒看見呢?”黃清旺說。
后來,大家就到處找,然后把黃清旺縱磚頭里扒出來。黃清旺說:“幸好我當時頭戴了鋼盔,頭沒有受傷,這次真是差點完蛋了。”(郭思遠)
[責任編輯: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