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才14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ECFA的正式生效實施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態勢,為兩岸步入和平合作、雙贏繁榮的新階段創造了重要條件。
全文摘要如下:
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關于簽署生效的相關規定,協議簽署后,雙方應各自完成相關程序并以書面通知對方,而協議自雙方均收到對方通知后次日起生效。隨著臺灣方面就ECFA協議的相關程序正式完成,9月11日上午海基會正式行文通知海協會,表示臺灣已完成相關程序。9月11日下午大陸海協會隨即復告�;鶗箨懗舜_認已做好該兩項協議生效的相關準備外,并通知雙方完成換文程序,同意上述兩個協議在9月12日起正式生效實施。ECFA的正式生效實施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態勢,為兩岸步入和平合作、雙贏繁榮的新階段創造了重要條件。
ECFA對臺灣經濟具有重要的正面意義。盡管之前民進黨等綠營勢力對ECFA進行了全力杯葛,但兩岸簽署ECFA后,綠營迫于島內主流民意的壓力,也不敢再搞大規模的杯葛動作。在8月17日臺灣“立法”機構召開的第二次臨時會上,雖然綠營也試圖對該協議的通過進行阻撓,但畢竟形勢不由人,最終ECFA順利獲得通過。隨后臺灣“立法”機構把審議結果致函臺灣行政部門,在完成相關程序作業后,臺灣“陸委會”在9月10日正式授權海基會就上述協議的生效日期,立即與大陸海協會進行聯系確認,并以書面行文完成相互通知的程序。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ECFA等協議能夠提早在昨日獲得通過,一方面固然與兩岸雙方的密切互動有重要關聯外,另一方面也與執政的國民黨在臺灣內部強力宣傳與推動ECFA有重要關系,而綠營在反ECFA力道上的不斷弱化趨勢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ECFA正式生效后,兩岸面臨的下一個課題就是,在生效后的半年之內,兩岸要透過雙方共同成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展開ECFA后續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投資與爭端解決等四項協議的磋商。兩岸簽署的ECFA只是一個框架協議,它僅僅包含了協議的基本框架和早期收獲。相較于框架協議而言,單項協議涉及的范圍更廣、層次更高,商談難度更大,需要兩岸同胞獻計獻策、繼續秉持“平等協商、互利雙贏、彼此照顧對方關切”的原則,共同推進框架協議后續的商談工作,以逐步推進兩岸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盡管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不是一個常設性組織,但其功能相當重要,其意義也非同尋常。它主要是配合兩岸未來后續經濟議題進行協商與談判。
可以說ECFA的正式生效實施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兩岸未來的問題與困難還有很多,還需要雙方的持續溝通與協作。因此,在ECFA正式生效后,兩岸雙方還需要繼續克服困難,把握有利時機,共同維護當前兩岸關系的健康發展,為實際兩岸經濟關系的正�;瘎撛鞐l件,為實現ECFA的最大效益奠基基礎。
ECFA的正式生效實施,標志著兩岸用制度和機制等模式來建構新的兩岸關系的開始,這對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持續、健康、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ECFA的內容基本涵蓋了兩岸間的主要經濟活動,既有對兩岸現有經濟機制的補充與完善,也有對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開拓與承諾。ECFA實施后,隨著兩岸貿易和投資障礙的逐步消除,大陸的市場、資源、人才優勢與臺灣的技術、研發、管理優勢的進一步融合,兩岸之間“1+1>2”的經濟效應呈現將指日可待。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說,ECFA的正式生效實施,無疑為兩岸邁入和平繁榮期創造了條件和可能性。(陳先才,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