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16日發布聲明說,由于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和解協議,將對該公司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這意味著7年內美國企業不能向中興提供芯片產品。(新華社華盛頓2018年4月16日電)
對于美國商務部所聲稱的“違反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一說,總體來講體現著欲加之罪的意味。而中興通訊作為全球第五、中國第二大的國有通信設備制造商,美商務部發布的聲明其震懾作用不言而喻,這也是中美貿易戰升級的表現。與之前貿易戰“對等返還”原則不一樣的是,我國商務部對這一事件的表態則低調很多。這表明我國芯片行業確實與美國有較大差距,正面硬抗的底氣確實不足。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芯片行業。
芯片行業大體來說是將各種功能電路集成在一個微小芯片上的行業,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可以集成上百萬個電子元器件,而通過這些電子元件的組合,又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從數據的編譯,到數據的存儲傳輸,再到數據的處理,全都依賴各種功能芯片的協同工作,芯片可以說是電子設備的核心。而將成百上千萬的電子原件集成在一個小小的芯片當中,其設計和制造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芯片行業發起于美國,成就了硅谷,我國芯片行業差距明顯。在芯片設計方面,我國芯片設計師已經嶄露頭角,但芯片設計軟件方面,如同其他行業的專業設計軟件一樣,大部分是由國外公司開發研制。而差距更大的是芯片制造工藝方面,從大尺寸晶圓制備,到微納尺寸光刻機研制,再到自動化工藝線,以及芯片封裝測試技術,我國在高端芯片制造工藝技術上仍存在較大差距。
而芯片行業已然成為了牽動億萬人生活的行業,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機,到各種家電設備,可以說芯片無處不在。芯片行業的發展牽動著未來的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駕駛等高端制造業,對于我國來講不能不重視,也是我國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而這次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芯片禁售,給我國電子行業敲響警鐘,電子領域的核心技術,我國仍然不完全掌握。但芯片產業是一個集資本與智力為一體的產業,需要大量的資本及人才來驅動。說白了,芯片行業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是一個需要大量試錯才能積累經驗的行業,所以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是一個資本積累初期的國家所不愿觸及的行業。
但是,有短板就會受制于人。中國芯片行業一方面要看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們的后發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當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低垂之果“已經摘盡的時候,中國應當鼓起勇氣挑戰高端行業。而政府層面應給出積極的導向,發展芯片產業,鼓勵資本流向高科技領域,并減少企業試錯成本,實現行業良性循環。中國的芯片行業定會贏來自己的春天。(中國臺灣網網友:顧語嫣)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