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希:論臺灣問題與中華復興
目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局面,來之不易,應當珍惜。但是更應看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階段,也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必經之路。筆者認為,要把握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以下幾點特別重要。第一,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必須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作為政治基礎,失去了這個原則,兩岸關系是不穩固的。第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必須以統一為指向,失去了這個目標,兩岸和平就失去意義。第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個過程,其中難免會有斗爭甚至反復。第四,影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危險是“臺獨”分裂活動,因此在整個和平發展階段必須堅持反對“臺獨”分裂活動。
自1949年臺灣問題形成以來,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和關注臺灣問題,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作為神圣職責和歷史使命,并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進行了長期不懈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大之后多次鄭重表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是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責任。今年10月6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會見出席APEC臺灣代表蕭萬長先生時特別強調,“著眼長遠,兩岸之間存在的的政治分歧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道出了大陸13億同胞的心聲。
臺灣問題的核心是國家統一。實現祖國統一才能實現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應看到,1949年以來大陸和臺灣盡管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主權并沒有分裂,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了解這一點,對了解臺灣問題至關重要。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統一,歸根結底取決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實踐已經證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堅實基礎和可靠保障,決定了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隨著祖國大陸的發展強大,在國際社會影響力的進一步增強,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誰也阻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孫中山先生一百年前提出來的振興中華、統一中國兩個宏偉目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百年夢想。通過兩岸同胞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相信在21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終將會成為現實,中國人民徹底洗刷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民族恥辱,揚眉吐氣的一天一定會到來。(作者:王在希,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副會長)(原文刊登于《臺海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