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wǎng)8月7日訊 從上周五凌晨占領(lǐng)臺灣“教育部”前庭的反課綱學生,昨晚間8時正式宣布撤離,為長達162個小時、臺灣史上首次由高中生發(fā)起的社會運動畫下句點。其中發(fā)生參與者林冠華燒炭自殺等憾事,為何17、18歲的學生行為如此激烈?引發(fā)各界探討。臺灣作家銀正雄在《中國時報》發(fā)表《誰在腐化中學生》一文,揭穿“北社”和“黑色島國”等民進黨外圍組織引收、訓練未成年學生的黑幕。
銀正雄文中一開始便直指“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早在7月12日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等四地,同時舉辦“中學生組織行動培力”活動,著手激化反課綱微調(diào)抗爭運動�;顒訋熧Y赫見“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叡人,吳是積極鼓吹“臺灣民族主義”的“獨派”學者;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傅偉哲則主講“從社會運動到政治參與”。事實絕非蔡英文自曝的“只以實際物資支援反課綱團體”。
更令人心痛的,7月30日林冠華自殺,但他們不覺傷慟,繼續(xù)透過網(wǎng)書召集不滿18歲的學生參加7月30日至8月2日訓練課程,堅決繼續(xù)搶走“臺灣父母的孩子”,哪怕今年將升高一的初中畢業(yè)生都不放過。(中國臺灣網(wǎng) 高旭)
[ 責任編輯: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