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癌癥事件”讓升遷無望的他認為沒錢就沒有安全感
戴曉明,成都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2014年5月19日,戴曉明因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被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高中畢業戴曉明下鄉當知青,1977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學,畢業即分配到當時的溫江地委農工部工作。1983年地市合并,戴曉明調往成都市農委,一年后入黨。“84年全市被提拔的年輕干部不多,我一直作為三梯隊的后備干部在培養。”1985年1月,尚未滿三十歲的戴曉明即被提拔為成都市農委辦公室副主任。
農委工作4年后,戴曉明被調往成都市政府辦公廳,1991年提拔為成都市政府辦公廳第二秘書處處長。同樣經過了4年,他被安排至青白江區任副區長,1998年任青白江區區長,2000年11月任青白江區區委書記,仕途坦蕩。根據他自己的交代,在這期間,鄉鎮、部門及轄區內企業為爭取其支持,已開始送禮,他并未拒絕,把這些當作“官場生態”。
早在當上區長時,戴曉明已為自己確立了下一步“奮斗目標”——爭取當上副市級領導。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工作上幾乎不要命,幾十年從未休過公休假,生病再嚴重打幾小時吊針馬上回到工作崗位”,他告訴紀檢人員。
不過這一目標并未如之前的坦蕩仕途一樣順利抵達。2005年9月,戴曉明到市經委任主任一職。2006年他希望升任市長助理,沒能如愿。2007年,他見資歷、能力與他差不多的干部提拔到副市級領導崗位,反觀自己已年過50歲,“感覺升任希望越來越小”。政治追求落空后,戴曉明希望用經濟來補償,于是主動申請到成都工業投資集團任董事長。2007年12月,戴曉明走上后來導致他落馬的成都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崗位。
“看著與我資歷一致或年輕很多的一大批領導干部走上重要崗位,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比別人差,心里總感到委屈。特別是從經委主任到工投集團,從黨政重要部門到企業,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政治目標完全落空,人生的路越來越窄、越來越短,就想用金錢補償。心想升官發財,說到底最終都是錢,只有有錢,才最安全。”戴曉明在懺悔中透露了自己的墮落原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