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美“對等關稅”稅率的算法,你可能會驚呆了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前,現場展示了一張“對等關稅”圖表,其中一欄列有美方認定各貿易伙伴對美征收關稅的“綜合稅率”,另一欄是美方對不同貿易伙伴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
美國政府如何計算得出“對等關稅”稅率?其稅率評估依據為何遭到媒體和專家質疑?
——官方有公式
美方表示,上述“綜合稅率”是把貿易伙伴對美關稅稅率、所謂“貨幣操縱”因素及其他非關稅壁壘累計起來得出的一個數據。這個數怎么來的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放出了一個計算公式:
乍一看這個公式有點復雜,但是別怕,美方果斷“簡化”了:他們經過所謂核算,將φ、ε兩個系數分別給定為0.25和4,所以這倆數乘積是1,因此上述公式可簡化表達為,綜合稅率=美方出口額-美方進口額/美方進口額。
當然有網友指出,這個公式大多數情況下算出來應該先是個負數。所以姑且理解美方取的是絕對值吧。
然后,美方所謂給貿易伙伴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就是在這個數據基礎上“打個對折”。比如,美方認為歐盟、日本對美貿易實際稅率分別為39%和46%,所以美方對歐盟、日本分別征收20%和24%的“對等關稅”。以此類推,一份關稅稅率就出爐了。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社交媒體上貼文推薦:“想知道特朗普總統對等關稅稅率背后的計算方法,請訪問我們的網站。”
——專家很崩潰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財政部官員加里·赫夫鮑爾告訴新華社記者,特朗普政府對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計算方法“沒有任何依據”,“完全是無中生有”。
美國《紐約客》專欄記者、《大西洋》月刊撰稿人詹姆斯·蘇羅維茨基表示,白宮計算“對等關稅”所依據的“綜合稅率”完全是“胡說八道”,韓國、歐盟對美國征收的關稅稅率不可能高達50%和39%。
蘇羅維茨基嘗試計算方法后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確實可粗略理解為,美國對貿易伙伴的貿易逆差除以美自貿易伙伴的進口總額。比如,美國與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逆差為179億美元,印尼對美出口額為280億美元,相除后結果為64%,與美國政府聲稱經過認真評估計算的關稅稅率一致。(記者:熊茂伶、徐超、林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