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一個以未成年人為首的詐騙團伙,冒充騰訊QQ游戲網站管理員通過“騰訊QQ”信息平臺發布虛假中獎信息,以辦理領獎需交個人所得稅、抵押金等手段實施詐騙13起,詐騙金額42萬余元。記者5月8日獲悉,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對該團伙6名成員作出一審判決。
購買網頁實施詐騙
被告人蒙某是儋州市人,作案時還未滿18歲。經法院審理查明:2006年中旬,被告人蒙某在海南省儋州市認識了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中獎信息進行詐騙的“阿立”(另案處理)等人,并參與詐騙活動,從而掌握了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的方法。
2006年底至2007年初左右,被告人蒙某與王某密謀在海口市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中獎信息進行詐騙活動。二人在海口市南大橋附近找人用蒙某的相片偽造了名字為“馬化騰”、“王成英”、“騰訊”、“錢多多”等假身份證,并以“馬化騰”、“王成英”的假身份證在海口市、儋州市、陵水等地先后申領了多張銀行卡,還向他人借用了戶名為“騰訊”的中國工商銀行卡。兩人先后糾集被告人胡某、羅某、盧某、王某某及劉某、“阿城”、“阿勇”等人(均另案處理),準備了多部電腦,多部小靈通電話及手機,同時還向他人購買了用于詐騙的網頁,在互聯網上實施詐騙。
詐騙團伙分工細致
這個以蒙某為主的詐騙團伙,有著極為具體的分工。由被告人盧某負責將該團伙持有的電話號碼和銀行賬號加到網頁上,并申請免費網絡空間,然后將修改好的網頁接到免費網絡空間內。
被告人胡某、羅某、王某某等人冒充騰訊QQ游戲網站的管理員,在網上通過QQ聊天工具向玩家發布虛假中獎信息,稱他們已經被游戲網站抽中成為幸運玩家,其團伙將此行為特定稱謂為“發手”。同時盧某冒充客戶服務代表,通過QQ聊天工具,讓被害人登錄該團伙事先掛接在互聯網上的模擬官方游戲網站的網頁注冊登記查詢,消除游戲用戶對中獎真實性的疑慮,該團伙將此行為特定稱謂為“槍手”。
被告人蒙某、王某則冒充網站客戶服務經理與被害人電話聯系,以辦理領獎仍需交個人所得稅、抵押金、頒發憑證等為由誘騙被害人將780元至數千元不等的現金匯入其指定的銀行賬戶,并持銀行卡到銀行自動取款機上支取被害人匯入的款項,再由蒙某將非法所得分發給其他被告人。
經法院審查,該詐騙團伙以此手段作案13起,詐騙金額高達15萬余元。
成都一玩家被騙5萬余元
2007年1月8日,蒙某伙同“阿立”等人通過互聯網利用“跑跑卡丁車”游戲信息欄,向正在玩該游戲的四川省成都市的玩家趙某送虛假中獎信息,稱其已中人民幣18888元現金及筆記本電腦一臺,誘騙其登陸蒙某、“阿立”等人事先掛在互聯網上的虛假官方網站。在趙某按要求登陸網站并撥打網站留下的客戶服務電話0898-239XXX12后,由蒙某、“阿立”等人冒充“跑跑卡丁車”工作人員,先后以領獎需交納“手續費”、“辦理無線上網卡”、“現金獎金保證金”、“郵寄費”、“意外所得稅”、“手提電腦保證金”為由,誘騙趙某往其提供的銀行卡的賬戶中先后存進650元、1200元、3780元、800元、2000元、3780元。次日,趙某在將上述款項存入該賬戶后,蒙某、“阿立”等人又向趙某提供了一個“跑跑卡丁車”所謂部門經理的手機,隨后,蒙某以王經理的身份再次以趙某中獎額度提高到188888元,需再交納“保證金”18880元、“意外所得稅”21700元為由誘騙趙某將錢匯入上述銀行賬戶,從而先后騙取了趙某人民幣52790元。
半年間騙得40多萬元
經法院查明,從2007年1月至6月間,蒙某、王某、胡某、羅某、盧某、王某某詐騙團伙利用上述同樣方法誘騙廣西、山西、黑龍江、江蘇、四川、廣東等地的13名游戲玩家429212元。法院認為,蒙某、王某、胡某、羅某、盧某、王某某的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在該案中,蒙某參與全部13起詐騙,數額達人民幣152778元未歸還,情節特別嚴重;其在伙同該案其他人實施的詐騙活動中處于主要地位,是主犯,應依法懲處,但鑒于其作案時未滿十八周歲,依法應對其減輕處罰。
最終,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蒙某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6000元;王某、胡某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各處罰金3000元;羅某有期徒刑2年8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盧某、王某某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各處罰金2000元。
宣判后,蒙某等人沒有提起上訴。(紀燕玲 黃肇文 張為群 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