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淮南警方在調查一家房產銷售公司時發現大量個人電話信息,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信息都是從一個姓梁的人那里買來的,根據線索,警方迅速將梁某抓獲。
淮南市公安局平山派出所副所長 劉慶穎:他的電腦,包括他隨身攜帶的U盤,我們竟然發現了2000萬條左右的公民個人信息。
淮南市公安局平山派出所所長 徐友誼:涉及到的門類不僅僅是房地產,還涉及其它的領域,我們都感覺非常好奇,他們是怎么獲取這些信息的。
據梁某交代,他電腦里的這些信息都是低價買來的;他獲取信息之后,再對外倒賣。
嫌疑人 梁某:50到100塊錢1萬條,量大的話,假如你買個3萬條、5萬條,就是200塊錢、300塊錢,像老客戶都可以優惠點,100、200都可以。
警方介紹,盡管在梁某處查獲了約2000萬條的個人信息,但在這起案件中,梁某還只是一個倒賣者,到底是誰泄露了這些信息,目前還在調查當中。
個人信息網上兜售 據稱內部流出
央視記者在網上也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不少人明目張膽地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比如小區業主的信息,以幾百塊錢一萬條的價格在網上公開叫賣。而據販賣信息的人員稱:這些信息都是從內部弄出來的。
央視記者通過QQ聯系上一名倒賣個人信息的人員,表示想買一些安徽合肥的小區業主信息,對方立即開價,1萬條信息500塊錢,如果要的數量多,只要300塊錢就能買到1萬條。記者匯款之后,對方很快發過來一張表格,上面有2000多位業主的信息,包括業主姓名、電話、房號等,一應俱全。記者嘗試著撥打之后,發現大多數內容都是真實的。
合肥某小區業主:我知道應該是信息被賣了,接了一堆的電話,一天不下于10個,星期四、星期五大概一天要接到20個電話。
合肥某小區業主:像我買房子按揭的,有的應該是從銀行里搞過去的,還有可能就是從房產公司弄出去的。
合肥某小區業主:這個信息肯定不是我自己掛的啊,我剛買的房子。
記者又電話聯系上了另外一位兜售信息的男子。對方聲稱,目前合肥市30多個即將交房的小區,里面所有的業主信息,他都能提供,如果全部要的話,只要800塊錢就可以。
兜售信息男子:都是新的,最新的小區啊,大概有兩三萬戶吧。
記者:都是合肥馬上交房的是嗎?
兜售信息男子:對。
記者:大概什么時候交房?
兜售信息男子:十一月、十二月啊。
這些信息到底是從哪來的?電話中,對方解釋說,自己手頭所有的信息都是從內部流出來的。
兜售信息男子:有一個朋友在售樓部里面上班,然后我們順便搞一搞。
記者:他不能有所有售樓部的電話啊?
兜售信息男子:還有物業的人嘛,還有房管局的朋友嘛,人好多呢。
記者:你確定都是內部的信息是吧?
兜售信息男子:肯定確定啊,我不確定老給你打電話做什么,我們也不是說賣假的,我們賣的資源肯定都是真的,號碼肯定都是準的啊,因為我是長期做這個的,我不是一天兩天,我已經做了兩三年了。
出售個人信息最高罰款50萬元
記者已經將上述販賣個人信息的相關線索提供給了警方。存在內鬼泄密的企業,更應該考慮機制上來堵住漏洞,在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同時,這些機構、企業保護客戶信息的責任不應缺位。
個人信息保護也需要法律護航,近日,安徽省出臺了《安徽省信息化促進條例》,該條例將從12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非法向他人出售、披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將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