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癥: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鄙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罔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饑餓感。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于思考力,但以二三則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象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髓并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蓋由大正五年(1916年) 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幸,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之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后: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則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作為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