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制作鳳梨酥
于佩育是臺灣德明科技大學物流專業大三的學生,來自臺北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去年參加“牽手桃花源”活動后,佩育對大陸多了一份惦記和念想。去年11月份,她父親因病去世,家里的境況更顯拮據。其后不久,她得知常德學子將在今年2月回訪臺灣,激動得夜不能寐。為了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她在臺北一家蛋糕店找了一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利用每天上課前的兩個小時以及放學后的時間打工。
當回訪團順利抵達臺北后,佩育用打工積攢下來的3000元臺幣,為回訪團的每位成員送上了一個從自己打工的店里購買的蛋糕。看到大家吃得很開心,不停地夸贊蛋糕的質量和口感,她甜甜地笑了。回訪團抵達臺灣的當天,正值其父親百日祭辰,但她還是趕到了晚會現場,并在參訪團6天時間里,默默地做著服務工作。
2月22日下午,阿里山開往高雄的高速公路一個入口,一名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設計系大四學生焦急地等待著回訪團車隊的到來。他叫顏松展,是匆匆從臺北的家中乘火車趕來的。他為交流團的73名成員,帶來了一份由他和媽媽親手制作的鳳梨酥,以表達他身為一名臺灣大學生對大陸同胞的樸素親情。這些鳳梨酥從2月15日開始制作,到22日中午才完成。他還奉上親手制作的精致卡片,上面寫著“尊敬的××:歡迎您到臺灣來。這是我媽媽親手制作的鳳梨酥,請您品嘗。祝您臺灣之行愉快!小顏。”僅制作卡片,他就用了3天時間。聞著這散發出濃濃香味的鳳梨酥,大家都不愿意打開品嘗,而是把它當成一份珍貴的禮物帶回大陸,希望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這份濃情厚意。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