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律師執業證后,朱襄陽向媒體表示,自己今后將更加專注于公司法、證券法以及勞動法等商業法律領域,要在這些領域為臺商在大陸獲得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增進大陸同胞對臺灣投資和商貿環境的了解。
臺灣當局開放探親25年來,臺胞“登陸”經商成為一種潮流。有的臺商在大陸事業有成,有的鎩羽而歸。朱襄陽盡自己所能,為大陸臺商提供法律建議。
朱襄陽表示,兩岸法律制度的差異客觀存在,臺商在大陸面臨法律認知與適應的問題。“比如在設立企業方面,臺灣的法律偏向‘注冊’概念,大陸的規定偏向‘審批’概念。在臺灣設立企業比較快,大陸比較慢。有些臺胞不了解,過來經商就不習慣。”
“除了對大陸法律進行必要的認知外,臺胞的心態調整也很重要,甚至重于學習法律。”朱襄陽說,“不管到什么地方,要先認同這片土地,才能融入當地社會。不管是在大陸,還是在美國或其它地方,到哪里就要活在當下,要有感恩之心。”
在大陸生活超過20年,朱襄陽說,“不同地方的文化可能會有沖突,只有尊重當地文化,心理上不去排斥,才能適應所處的社會。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環境,那很難取得成功。”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