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不是“圖騰”
孫亞夫指出,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探討兩岸政治關系、商談兩岸軍事安全、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著眼于兩岸關系長遠發展,充滿誠意和善意。希望兩岸同胞最廣泛、最緊密地站在一起,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蔣孝嚴則說,“九二共識”不是有人所說的“圖騰”,20年來它發揮了積極正面的作用。未來兩岸關系的發展仍要以此為基石,加強經貿、文化等交流,并展現“巧政治”。
會上,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九二共識”對未來兩岸關系發展的意義與作用、中共十八大對臺政策宣示的新意涵與新發展、新情勢下兩岸協商對話展望,進行專題研討。
蘇起說,他曾參與過上世紀90年代的兩岸對話,那時雙方很多話都敢講,現在臺灣反而沒了政治信心;臺灣與大陸經濟愈整合,心理上就愈疏遠,所以政治對話就變得很重要。他認為,以前很多人批評“九二共識”,批的不是這4個字,而是其背后代表的大陸政策。現在“九二共識”已成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所以大家應往前看,“九二共識”只是一個表面,真正更深層次的是政治互信。
洪奇昌針對“中國認同”及“我是中國人”議題回應稱,馬英九執政后,外界原本認為“中國認同”會上升,但為什么臺灣的中國認同反而變低了,兩岸應該共同思考并了解挑戰與差異在哪里?(特約記者 常工)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