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亦稱錦繡之州。位于遼寧省西南部,全市總面積10301平方公里,總人口307萬。全市耕地40.43萬公頃(606.4萬畝),土地結構大體為"五山一水四分田"。
錦州是溝通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又是遼、吉、黑三省西部及內蒙東部廣大地區通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拉近了錦州與世界的距離。8條鐵路、158條公路縱橫交錯,京哈鐵路、京沈電氣化鐵路、京沈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錦阜、錦朝兩條高速公路縱穿南北。錦州與周邊城市形成"一小時"城市群。錦州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商港。年吞吐量達1400多萬噸。躋身于全國港口二十強。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是中國東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最便捷的進出口通道。錦州機場是遼寧西部唯一達國際4C級標準的機場,開通九條航線可直達中國上海、廣州、深圳、昆明等城市。
錦州市擁有海岸線總長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積12萬公頃,沿海灘涂面積26.6萬畝,25萬畝近海漁場。海洋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錦州還是遼寧省主要產鹽區之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螢石、花崗巖等。其中,膨潤土儲量為亞洲第一。全地區目前已發現礦種有42個,已開發利用21個。
錦州是遼寧省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是農、林、牧、副、漁各業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農業區。農業產業化發展走出了一條貿工農、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新路子,目前農產品加工貯藏龍頭企業迅猛崛起,主導產業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迅速發展,輻射力逐步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鏈條已經形成。
錦州是我國重要工業城市之一,工業基礎雄厚。六十年代曾以"新興工業城市"著稱。中國第一只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座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都誕生在這里。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業為主體構成錦州堅實的工業基礎。錦州經濟開發區、錦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蓬勃發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術先導企業成為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銳。元成生化 科技有限公司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糧食深加工企業;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新藥奧德金屬國家首創生化制藥產品;錦恒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汽車安全氣囊獲國家專利;華順企業集團成為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錦州有近百種高新技術產品和數千種產品遠銷四海。精細化工、焊接材料等產業為重點的六大工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著"錦州號"行業巨輪;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四大新興產業,成為錦州工業振興和快速發展新的增長點。
錦州通訊發達,是中國東北三大通順樞紐之一,移動電話占有率居全省前列。發達的城市通訊系統讓錦州與全國、與世界息息相通。
錦州是一座繁華的商業之都,更是東北與華北地區商品集散地、遼寧省批準的三大物流配送中心、國務院批準的遼東半島經濟開放區。中國東北最大的陶瓷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及遼寧西部地區最大的機動車交易市場都在這里落戶。
錦州是對外開放較早的沿海城市,先后與日本高岡市、韓國坡州市、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市、保加利亞普列文市結為友好城市,并同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合作關系。
錦州同時也是一座科教名城,全市有各類科研院所60余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萬多人,有渤海大學、錦州醫學院、遼寧工學院、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和錦州師范專科學校等5所大專院校,12所中等專業學校和10余所職業技術學校,位居遼寧省第三位。
錦州是一座文化名城,京劇、評劇、雜技、歌舞、木偶劇等專業團體齊全,技藝精湛,多次出訪日俄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著名作家蕭軍、畫家張仃、書法家大康都植根于這片沃土。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化石產地位于錦州,發掘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各類動植物化石。其中,"杜氏孔子鳥"、"張和獸"、"薄氏遼寧枝"化石為世界級珍寶。
錦州的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森林保護區1處。
錦州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優越區位優勢的港口城市,工業基礎雄厚,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是一座科教名城。在新的歷史時期,錦州正努力實施工業立市、以港興市、開放牽動三大戰略,正在朝著建設港口錦州、工業錦州、開放錦州、文明錦州的目標闊步前進。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