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進入老北川縣城必須經過擂鼓鎮,“從這里翻過一座山就到了曲山鎮。震后形成唐家山堰塞湖的湔江就處在擂鼓鎮和曲山鎮之間”。
5月11日,記者在擂鼓鎮看到,美麗的吉娜羌寨已經成為鑲嵌在羌山湔水邊的一顆耀眼明珠。隔江相望,整個寨子依山傍水,房屋錯落有致,外墻淡雅素潔,屋頂白石兀立,吊腳樓古樸精巧。“這是北川災后建成的首批農房,69戶羌族農房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風格,充分彰顯了川西民居的建筑風格。”當地村民王成笑著說。
2008年5月,新北川縣城準備建在緊鄰北川縣的安縣安昌鎮。12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視察 北川新縣城選址時,指示“一定要把北川建設好”,并為 北川新縣城命名“永昌鎮”。
如今, 北川新縣城永昌鎮就像一個巨大的工地,四處都是塔吊和建筑車輛。在兩萬建設者的晝夜奮戰下,異地重建的 北川新縣城僅用10個月就完成了主體工程,一個充滿羌族氣息的現代化新城已顯雛形。北川縣人民醫院、北川中學、圖書館、自來水廠……一個個老縣城里的標志性建筑,如今在異地拔地而起,設計和建設標準更是遠超從前。
占地7平方公里、總投資153.7億元的 北川新縣城將在今年9月建成城鎮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具備基本形象。
據《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災后重建城市總體規劃》介紹,新縣城將成為北川乃至整個川西羌族聚居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川西山區通往平原地區的重要門戶和節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