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型賽會的主辦方和各運動隊來說,如何調(diào)節(jié)運動員賽前賽后的情緒都是一個難題。大運村嘗試用音樂來解決這個問題。據(jù)了解,音樂精神減壓養(yǎng)護中心是由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抽調(diào)了13名專業(yè)骨干提供服務,該中心常務副主任柯波表示,每個走進中心的人,都可以體驗到音樂治療帶來的不一樣的精彩。
柯波介紹說,音樂治療也有“望聞問切”的過程,“面對來訪者,我們會先進行20分鐘左右的面詢,確定治療方向,然后通過來訪者對音樂的認知,治療師將選擇相應的音樂。”
在一對一功能室中,記者躺在一張柔軟的床上,聽著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樂》,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想像著草地、高山、大海……音樂治療對于來訪者是一種享受。而治療師面前,則是一套非常先進的智能音樂體感系統(tǒng),來訪者的即時生理指標會通過各種儀器顯示在治療師的眼前,“根據(jù)這些生理指標的波形圖,治療師會了解到來訪者情緒緩解的程度,決定治療方式和時間,并在治療后給出回房間后繼續(xù)聽什么音樂的建議。”柯波表示。
作為大運會歷史上的首個音樂精神減壓養(yǎng)護中心,柯波透露在賽時期間,每天可以為30至50人次服務,“分為個體體驗法和團體體驗法。個體體驗將在智能音樂體感系統(tǒng)上進行,團體體驗法則將以團隊的形式,安排來訪者直接參與音樂活動和游戲,例如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有節(jié)奏的打鼓,在互動中徹底放松緊張情緒。”
為了更好地給大運村的各國運動員提供服務,柯波表示該中心專門制作了一套英文的引導音樂,“治療師也進行了英語培訓,完全能與對方進行英語交流。另外,我們還對大運村語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這方面的專業(yè)培訓,遇到其他語種的來訪者,同樣能夠‘照方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