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濱江區199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97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調整兩區管理體制,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職,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管理體制調整后,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總面積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區塊、江南區塊和下沙區塊組成。江北區塊11.44平方公里,地處老城區中心,已成為擁有創業服務中心、專業孵化器、創新基地和完善的社會中介服務的"大孵化器",培育著1100多家高科技企業。江南區塊73平方公里,位于錢塘江南岸,是杭州未來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近年來,已累計投入資金30億元,建成或正在開工建設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一個現代化城市雛形已初步顯現。下沙區塊1.2平方公里,緊靠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十幾家企業進區創業,年產值近三十億。
目前,杭州高新區(濱江)已經成為浙江省最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區域,世界500強企業已有8家落戶區內,是全國先進高新技術開發區,在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人均創利連續五年位居前三位,軟件產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等先后成為國家級的產業基地,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孵化器相繼跨入了國家隊的行列,總部產業園吸引了國內大批知名企業。今年1-10月份,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95億元,技工貿總收入271.7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23億元,出口創匯5.76億美元。
五大產業
杭州高新區(濱江)已形成現代通訊設備制造、軟件、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五大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建筑建材、機械五金、精細化工等傳統骨干產業。這些產業構成了全區經濟支柱,具備了很強的帶動和輻射效應。其中:
--現代通信制造業成為杭州市新興支柱產業。由東方通信、摩托羅拉、華為、UT斯達康等骨干企業支撐的現代通信制造業,其產值規模占浙江省IT產業的1/3。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微蜂窩無線通信系統等現代通信產品構成了較為完整、發展迅猛的現代通信產業鏈,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全國前茅。
--軟件、IC設計產業迅速崛起。涌現出了信雅達、恒生電子、新中大、新利軟件、愛科電腦、宏華數碼、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軟件企業,證券金融、電子商務等軟件開發和生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初步形成了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杭州軟件品牌。到2002年10月底,全區共有軟件企業618家,在全國軟件產業前100家企業中,占了10家;在全省十大軟件企業中,占了9家;有7家企業在香港創業版和國內A股上市。
光機電一體化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等著名科學家創辦的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光機電一體化項目迅速發展壯大,開發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自動化產品。
--新材料產業異軍突起。已匯集了我國液體分離膜領域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在海水淡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保持了全國先進水平,產品廣泛應用于輕工、醫藥、食品等多個領域。單晶硅片、半導體制冷器件等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量居全國前列。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應用基因等現代生物技術,研制和生產出各種治療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新型藥物。基因藥物、海洋藥物等一批新產品顯示了我區生物醫藥產業在科研和生產方面的強勁勢頭。
園區規劃
目前,已經建成了國家級的高新軟件園、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總部產業園、軟件專業孵化器等環境一流、政策優惠的特色園區。其中:
國家級軟件園-高新軟件園。成立于1997年,1998年被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2001年7月被國家計委、信息產業部批準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該園總面積38萬平方米,園內高速寬帶通訊網絡、學術報告廳、科技交流館、酒店式公寓等適應軟件開發的先進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杭州)基地。是國家科技部于2001年12月批準在杭州建立的信息產業特色基地。該基地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基礎,以浙江大學和其他在杭高校、科研機構為技術依托,采用 "政府營造環境,企業自主運作"的方式整合社會資源,營造有利于IC業發展的空間。其總體目標是用3-5年時間,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IC設計企業,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設計產品,形成技術開發、交易等全方位的孵化培育功能。
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示范建設試點-留學人員創業園。是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示范建設試點單位,國務院僑辦確定的全國兩家重點聯系單位之一,現已吸引了240余名留學生進區創辦留學生企業90家,包括全國最大的留學生企業--UT斯達康。2.4萬平方米的留學生創業大樓即將投入使用,3.5萬平方米SOHO一族酒店式公寓年內建成。
總部產業園。占地24萬平方米,可建建筑面積66.5萬平方米,平均容積率為2.56,內設行政辦公區、商務辦公區、商務綜合區、商業娛樂綜合區、文化娛樂休閑區等五大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的專業區塊。目前,已有20家省內外知名企業集團總部簽約進區,其中10家總部大樓已經奠基開工。